“待在一个房间里,有食物、手机、空调、wifi,你能待多久?”
曾经这个问题在网络上非常火,只不过彼时的我们没有预料到,有一天会亲身实践这个问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全国,让实体零售哀鸿遍野,原本应该在春节爆发高峰期的衣食住行消费也被迫按下了暂停键,零售企业实体门店平均约70%处于停业状态。在巨大的危机下,耗费、损失的金额不计其数,可以说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当危机的发生已然不可逆,正如丘吉尔所说,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每次大事件的背后,都孕育着商机。2003年的非典,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助推器,刘强东把实体店搬到了线上,马云顺势创立了淘宝,在“非典”来临的日子里,疫情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助推器,人们改变了消费习惯,继而改变了不同商业企业的命运。在封闭的环境中成就了当时正处于萌芽期的电商,用户从被迫到主动,选择了不需要人与人频繁接触的网上购物。
可以说非典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从线下购物转向网上购物,刺激了当时电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而这次疫情事件,让实体经济再遭重创,削弱了线下的消费力。但相较疫情寒冬下实体零售的哀鸿遍野,微商们的表现则“淡定许多”。基于线上社交关系和社交互动获取客户,通过内容运营、互动沙龙、线上直播等方式持续输出,实现留存和复购。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疫情将人们“封印在家”,吃着零食、刷着手机。而始终活跃在手机朋友圈里的,除了大量的疫情相关信息和舆情,最不可忽视的群体便是微商了。
正如樊登所说:“过去大家都瞧不上微商,现在发现只有微商有收入,其他人都没有收入。”
而在新冠病毒下“惶恐”的我们在重新审视生活,在隔离中连接情感后,困坐围城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于是,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在疫情期间,微商行业里最为火爆的莫过于大健康品类,口罩供不应求,各类消毒水迎来了近乎脱销的高光时刻。
见微评论曾以《疫情之下,消毒液“爆冷遇热”只是假象》就消毒水、消毒液爆冷遇热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但如果说疫情对消毒液的刺激只是短暂的话,在经历了疫情之后,唤醒人们对于健康重要性的感知,则无疑会对整个大健康市场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什么是大健康?做微商,卖保健品?做物流,专门快递口罩和医疗物资?做医疗AI,用机器人监控病人情况?其实这些都属于健康产业的范畴,但是大健康却不止于此。
广义的大健康产业被认为是与人身心健康相关的产业体系,以健康长寿为终极目标,也就是说,整个大健康产业链涵盖个人从生到死的健康逻辑,范围可涵盖全社会人群、全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大健康产业是指经济体系中向患者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部门的总和,更接近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业。
按照国际行业分类标准,健康产业一般包括卫生保健供应商、医疗设备、医疗物资、生物科技和制药五个从属行业。而更广义的大健康产业既包含上述服务于患者的内容,也包括对非患者群体提供保健品和服务活动的经济领域。
目前,中国健康行业发展迎来了空前的黄金机遇。
在政策支撑、人口老龄化带来需求、健康意识提升刺激消费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规模不断增长。
从GDP的占比来看,欧美等国家的健康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超过了15%,而中国健康产业生产总值仅占GDP的5%左右。未来十年内,这一数字将快速上升到15%以上,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有望突破8万亿元的规模目标,2030年,中国健康产业的规模可望突破16万亿。
据《全球社交新零售·微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年》显示,2018年,微商产品种类销量前三为:美妆产品、农特产品、母婴孕产品,而大健康产品紧随其后。彼时大健康类产品在微商新零售中已经占据一定地位。
疫情的爆发对于大健康产业而言,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居民对健康素养提升的意识,开启了人们对消毒、防疫、保健等健康产品的需求,而在政策、需求及疫情在情感方面的刺激之下,大健康类的微商也会与日俱增。
三个爸爸联合创始人兼CEO戴赛鹰认为,疫情之下,大健康产业拥有巨大机遇:以前我们并不关心所谓免疫力、补充营养的东西,但是经历了疫情就会关心,还有(疫情)对家庭消费和情感消费有大的增长空间,我们更珍惜家人了,可能以后很多产品,包括社交零售的产品,更多的会把情感连接作为主要的策划卖点。
“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马云也曾直言,“通过这场疫情,可见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身体是人人梦寐以求的,大健康产业必定是未来发展趋势,还有政府大力支持,借助互联网会快速扩遍全球。”
可以预想到的是,疫情终将过去,但在疫情中崭露头角的大健康产业也将迎来它的蓬勃发展之路。在此时巧借东风顺势而为的微商,待疫情过去后,将让大健康成为又一架拉动消费的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