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人大饼】
招人冒充大学生推销清洁剂的“大勤”公司,微信群总被这些话刷屏:要成功,先发疯……而在员工的朋友圈里常发这样的图:一个个经理不是坐在豪车上,就是站在别墅里,配图说明写着“一年多前他们还只是个普通业务员”。
【残酷现实】
一位最初级业务员每天背着包到处推销,入职一个多月来,一天最多能卖出15瓶清洁剂,一个月差不多挣两三千元。一个员工虽已当上销售总监,月收入也不过五六千元。
厦门网(微博)-厦门日报(微博)讯(文\图 记者)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不用寒窗苦读12载、不用经历高考轰炸,只要进入这家公司,就能秒变“大学生”,还能“赚大钱”——什么公司竟有这等好事?日前,市民吴小姐拨打本报热线968820反映称,上海大勤实业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的员工冒充大学生上门兜售清洁剂产品。本报记者卧底三天,经历从面试、考核到上岗推销的全过程,逐步揭开这些“大学生”推销的幕后真相。
前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对这家公司进行查处,公司暂停营业,目前正接受进一步调查。
【卧底篇】
面试
不用身份证和学历
15分钟进公司
在58同城网上,记者向上海大勤实业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投递简历,很快被通知面试。
面试前,见记者没带简历。在新景中心B栋1602内,负责人刘经理递来一张简历表,其中有基本情况、工作经历、是否需要住宿、意向工资等——期间,没有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学历等证件。
面试时,刘经理只问了年龄,以前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做销售等问题。问过之后,刘经理介绍,厦门分公司成立一个多月,主要销售环保清洁用品,员工入职有考核期和试用期。工资分为月结和日结,月结工资试用期底薪3000元,转正后底薪5000元,每卖出1瓶提成2元;日结工资没有底薪,每瓶提成8元,“90%的员工选择日结。”
事实上,底薪并没有那么好拿——后来公司员工王超(化名)解释,月结模式中,试用期每月必须卖出400瓶,转正后每月卖出800瓶,才能拿到全部底薪,否则只拿65%。
不到15分钟,面试结束。几小时后,记者接到通知:面试通过。
考核
“师父”言传身教
冒充大学生推销
隔天早上8点半左右,记者来到公司接受考核。
“今天让刘天(化名)带着你。”刘经理领着一个清秀女生走过来,这是记者的带队“师父”。“你能吃苦吗?干这个挺辛苦的。”她说,自己是1996年出生的,初中毕业后从老家来厦门。
背起背包,刘天带记者来到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你先跟着我,看我怎么做,不用担心。”说着,她开始推销演示。
带着记者在二楼转了一圈,走进一间开着门的办公室。“我们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正在进行创新项目,有个小东西想给姐姐您看一下。”见医生抬头,从初中生变身大学生的刘天从背包掏出一瓶优洁士油渍专用清洁剂,400毫升,79.8元……
“懂了吗?就是这样。”出了办公室,刘天告诉记者,公司里是师徒制,一开始她什么都不会,也靠师父带。
随后到了附近一家汽车美容店,刘天此时不再自称大学生,“我们是优派公司的,您有听说过吗?”拿出同一瓶清洁剂,蹲在一辆白色轿车前演示起来……
“在机关单位,我们用大学生的身份,在汽车美容店就不需要了。”刘天向记者传授秘诀。
记者看到,优洁士油渍专用清洁剂的包装写着,制造公司是西安优派日化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属于上海大勤实业有限公司。
上岗
先是北京工商大学
后又变身厦大学生
没有经过培训,也没卖出产品,记者跟着刘天一天,被告知通过考核,可以上岗。上岗第一天,记者被安排和王超搭档。
王超是刘天的师父。之前一天,他曾带着刘天和记者“扫社区”,在去怡景社区居委会的路上,王超先用手机搜索街道、社区的信息,到居委会办公室门口,又在工作人员表前逗留,仔细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照片。
进门后,王超径直找到社区主任。“王主任你好,我们是北京工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三的学生,街道的陈主任介绍过来的。”他说,跟着导师来厦门进行一个创新项目,主要是要销售清洁用品,卖得多才能战胜其他小组……
“要懂得演!”王超事后这样总结。
“被怀疑了怎么办呢?”面对记者的疑问,王超从包里拿出北京工商大学的学生证,里面的名字和照片都是他。
上岗这一天,王超单独带记者“扫宿舍”,对象是厦大本部学生。王超敲开芙蓉七一间宿舍的门,“我们是管院的,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你们是大几的啊?”以这个为开场白,王超开始推销……
王超后来告诉记者,他之前在齐鲁音乐专修学校读书,毕业后当了一年音乐老师,5个月前加入大勤北京分公司。5月份,刘经理带着他来厦门开分公司。
洗脑
每天要立军令状
完不成要受惩罚
上岗后,记者被允许参加早会。早会上有一项内容是“早练”,两两一组,一个扮推销员,一个扮顾客,练习推销话术,这些在“情景剧”中出现的话术,将被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也就是说,这些推销中蒙蔽对方的话术,事实上是公司统一培训的,并非个人发挥。
除了练习对话,早会时,所有人会围城一个圆圈,伴随着热烈的音乐蹦跳,每个人轮流跑到圆圈中心,声嘶力竭地喊话。当听到:“加油兄弟们!”众人必须应和:“噢飞耶!”早会结束前,每个人要上前喊出今天的目标,立下“军令状”:目标没完成,甘受“惩罚”,例如扇自己10巴掌,做俯卧挺身5次等。
公司的微信群也总被这些话刷屏: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成功,先发疯……而在员工的朋友圈里,一些图在赤裸裸地炫富:一个个经理不是坐在豪华林肯车上,就是站在别墅里,手握大把百元钞票,配图说明写着“一年多前他们还只是个普通业务员”。
美梦真的那么容易成真吗?刘天是最初级的业务员,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半,她背着至少5斤重的包,很少卸下来过——她说,入职一个多月以来,一天最多能卖出15瓶清洁剂,一个月差不多挣两三千。王超如今已是销售总监,月收入也不过五六千元,他的梦想是当上经理开分公司。可即便真的实现了,距离别墅和豪华林肯恐怕也还十分遥远。
【求证篇】
高校查无此人
学生证系伪造
调查中记者发现,推销
清洁剂的“大学生”还出现在其他多个社区:禾山街道、钟宅畲族、坂尚和岭下社区、嘉莲街道盈翠社区等。记者在网上键入“优洁士”,也跳出大学生上门推销的搜索条目,深圳、营口、东营等外地网友发帖称,在办公室、商场都遇到过大学生在推销此产品,更多人对此表现出了反感,认为这是利用消费者同情心,是另一种强迫购买。
刘天和王超一次次告诉厦大在校生,他们是厦大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记者从厦大了解到,2013年厦大市场营销专业变为市场学系,在市场学系大二、大三的学生名单中,并没有刘天和王超的名字。
记者联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工作人员表示,市场营销系不仅2012级没有叫王超的学生,大一到大四也没有王超和刘天。
那王超手中北京工商大学学生证又是咋回事呢?之前王超曾隐隐提过,是公司给“办的”,至于怎么办,并没有详说。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上海大勤实业有限公司在北京有多家分公司,其中一家名为上海大勤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商贸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里就有很多学生证,要办一个北京工商大学的假学生证不难。
厦大本科生创新网上介绍,学校有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但多数创新创业项目为调研类项目,如市场调研、产品调研、文化调研等和竞赛类项目,成果也不需要产品销量,所以并不存在产品推销的项目。
【查处篇】
公司无营业执照
也没有直销资格
前日,梧村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来到上海大勤实业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依法对该公司进行查处,责令其当天下午就暂停营业,并将进行进一步调查。
关注1
有营业执照吗?没有
执法人员在现场并未看到营业执照。负责人刘经理现场表示,曾找注册公司申请,没有通过。
由于没有营业执照,执法人员责令该公司于当天下午暂停营业,员工也不能再上门销售产品,并要求刘经理于今日之内至梧村市场监督管理所递交相关证件,配合进一步调查。
关注2
有直销资格吗?没有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厂家在固定营业场所以外,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属于直销。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直销企业需要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从事相关推销行为的直销员也要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取得直销员证。但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直销企业名单上,记者并没有看到上海大勤实业有限公司的名字,也就是说,该公司的相关产品没有直销资格。执法人员表示,将进一步进行追查。
《直销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的,将被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依法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注3
算诈骗吗?
法律上存在空白
如果取得了直销资格,那这种冒充“大学生”的行为如何界定?
“当销售人员传达了虚假信息,这就是欺骗。”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系主任李庆昌表示,在这种销售模式中,推销员的学生身份对消费者而言是重要的购买动机,除了产品本身,消费者会因同情、鼓励的想法而去购买产品。
不过李庆昌和一些法律界人士都表示,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地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称,虚假宣传主要针对商品宣传,对推销中的这种行为没有明确界定。
相关人士建议,为了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今后,学校可以完善创新创业项目的相关体系,比如让参加项目的学生能提供介绍信,或是搭建信息平台让大众有效验证项目的真实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