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报告《从洞察到行动:掘金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指出,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全球领先,2020年,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
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
BCG消费者洞察智库对2600位18岁至65岁的中国中产阶层及富裕消费者进行了调研,这些消费者来自中国的各类大中小城市。
来自中国保健协会的最新信息表明,中国保健产业目前已迎来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则为保健食品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周天勇教授在不久前由中国保健协会组织召开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大会上说,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狭义的健康产业生产总值将达到8.5万亿元左右,而广义的健康产业生产总值将达到17万亿元。
据BCG医疗保健专项主要合伙人吴淳博士介绍,调研发现,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全球领先,这与中国消费者长期注重养生相关,也与中国现有的发展环境相关。目前,中国消费者无论是对保健品的消费升级意愿还是重视程度,排名均居全球前列。2011年,营养保健品在中国消费者消费支出中的排名在前10名之外,排在前列的是旅行、度假、婴儿产品、服装等,到了2013年,营养保健品在中国消费者消费支出中的排名已跃居第二位。过去的3~5年,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实现了年均10%~11%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的年均增长率还将保持在11%左右。而人口老龄化、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等,也不断提高了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
调研发现,中国消费者购买的各种保健品以治疗常见不适、提升精力并增强免疫力为主。该报告作者之一、BCG资深合伙人廖天舒解释称: 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责任重、工作时间长等各类生活方式上的原因,近半数中国受访者表示感觉状态欠佳。失眠、疲劳、精力不足、肥胖以及经常生病等问题十分常见。
报告还提及了其他一些重要发现:中药不仅受到年长消费者的喜爱,也深受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追捧;消费者往往缺乏保健消费品的相关知识,并且对产品宣传的信任度低;大多数消费者在进店前就有偏好的品牌群;大多数消费者会在店内现场作出最终购买决定;互联网尚未成为消费者购买维生素、矿物质及补充剂(VMS)和非处方药(OTC)产品的重要渠道,但这一渠道正在兴起。
报告同时为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的企业提出了制胜之道:必须明智地选择竞争领域,专注于自身拥有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或专业优势的细分市场和打造自身品牌等。
国内机构数据带来同样市场预期
未来几年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4803亿元。
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区是世界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较高,对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具有较高的期望,希望从中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和自我照顾的目的。另外,近年来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保健食品市场发展很快,2010年至2014年间,行业平均年增长率在10%到15%之间,销售额从856亿元扩张到了2000亿元。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新兴保健食品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34.51亿元,同比增长11.96%;营养保健品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258.61亿元,同比增长16.81%。
近年来,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1932.20亿元,同比增长22.34%。2015年前三季度,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1734.51亿元,同比增长11.96%。
中国保健品市场空间巨大,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只占其总支出的0.07%,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相差甚远。与此同时,近几年,中国内地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较快,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特别是《食品工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编制完成,给了保健品产业更宏伟的发展前景。从大的环境看,保健品行业未来十年、二十年是非常朝阳的产业,投资机会非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