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 “服务老人”“关爱老人” 旗号招摇撞骗,针对老年人的各种骗局层出不穷,让老年人陷入经济困境的同时也陷入巨大痛苦。
2月1日,记者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202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养老诈骗类案件19件,已经全部审结,判决被告人24人,涉案犯罪金额14.2亿元,判决3年以上有期徒刑11人。
其中,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一审案件999件1961人,审结995件1839人,审结率99.6%,涉案被害人数14余万人,涉案总金额达29亿余元,被告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11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2人。
“全市两级法院将打击治理养老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办案力量,坚持优先立案、优先开庭、优先宣判、优先执行,为打击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成都中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李衡介绍。
将追赃挽损贯穿办案全过程,切实加大涉案财物查控力度。在审判阶段,引导被告人认罪认罚、积极退赔;通过判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没收作案用的手机、电脑、车辆、银行卡等作案工具,持续加大经济惩罚力度,判处罚金刑总金额1.3亿余元。“去年国庆节前,锦江、青羊、崇州3个法院集中开展涉养老诈骗案件‘集中兑付’活动,兑付总金额共计约1570万元。”
加强源头治理,注重普法宣传。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全年向银行、高校、住建、医疗、市场监督管理等多部门多领域发出司法建议54份,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线上宣传、发布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等形式,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社区等,提升群众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法官提醒
未知链接不要点击。短信、微信、QQ、网页,以及常用通讯工具,都可能有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的诈骗链接。这些链接往往直接连接境外虚假网站,一旦点击登录,网站上的木马程序就可以盗取手机或电脑里的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进而实施精准诈骗,盗窃账户财产。
陌生来电不要轻信。接到陌生电话时,一定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以“00”或“+”开头的电话号码均系境外来电。接到此类电话,要冷静分析,以免受人操控,导致上当。
个人信息不要透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亲属姓名、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手机号码、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财产信息,个人喜好、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隐私信息。
转账汇款一定要核实。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一旦被犯罪分子掌握,就可能成为他们利用的工具。归根结底,诈骗最终一定离不开索要财物,凡是涉及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轻易转款,一定要核实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