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保健品行业来说,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9年保健食品行业接连遭遇不利政策影响,包括新电商法和医保改革在内的多项政策均对行业有较大负面影响。
作为国内保健品行业的龙头,汤臣倍健(300146.SZ)的业绩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下行,三季度单季度利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尤其是2018年对澳洲保健品企业LSG的收购,产生了高达21.66亿元的商誉,商誉值达到2018年净利润的两倍多,也为后续的商誉减值埋下了隐患。
2019年12月31日,汤臣倍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19年业绩预计与上年同期相比为亏损,主要原因是对前期收购LSG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初步减值测试,预计计提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约15.4-16.4亿元,导致2019年度净利润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减值测试最终确认,这将会是汤臣倍健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上市9年多以来,汤臣倍健一直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虽然曾在2016年经历过利润下滑,但从未出现亏损。此次商誉和资产减值,将是汤臣倍健发展历程中的“滑铁卢”。
监管趋严
保健食品行业始终与市场监管密不可分,受到政策的较大影响。
保健品市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蓝海市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食品渗透率约在20%左右,远低于成熟市场如日本的40%和美国的50%以上。由于人口老龄化、城市人口亚健康化,消费群体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持续增加,行业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受益于国内保健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汤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来,营收增长了11倍多,年均复合增速37.2%,归母净利润也增长了近10倍,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4.8%,并成功确立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数据,中国保健品行业前五大企业分别为无极限、汤臣倍健、安利、东阿阿胶(35.370, 0.00, 0.00%)和完美,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5%、4.7%、4.1%、3.3%、3.3%。行业前五名的市场占有率为21.9%,同时市场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
但保健食品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被形象的形容为“舌尖上的企业,刀尖上的行业”,也因此始终与市场监管密不可分,受到政策的较大影响。
2016年7月,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品的生产销售实行“注册+备案”双轨制,加速行业规范整顿。同时,保健品归于特殊食品分类,并用“蓝帽子”标识;行业的规范加速了行业的整合,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受此影响,汤臣倍健也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利润负增长。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9亿元,同比增长1.90%,实现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下降15.78%,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下降21.89%。
市场生变、业绩承压
多重监管政策影响下,汤臣倍健的业绩增速出现明显的放缓。
随着保健品行业的逐渐发展和成熟,监管趋严是大势所趋。2019年初,监管政策再次发力。
2018年11月27日,国家医保局出台关于《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禁止用医保卡购买营养保健食品等非医疗物品的行为。这对于依赖药店渠道的汤臣倍健造成了直接的打击。
与其他行业头部企业相比,汤臣倍健是国内为数不多一直坚持在药店渠道上发展的企业,2013年以前药店收入占比一直高于90%,药店渠道上的大力扩张也成为了汤臣倍健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
根据中泰证券对公司渠道调研,汤臣倍健目前的药店渠道收入占比约65%,管理层在年中业绩报告会中曾表示公司的保健品在药店渠道的医保卡支付比例在20%左右。按此测算,汤臣倍健约13%的收入来源受到限制刷医保卡购买保健品的影响。
除医保政策外,今年以来国家对于保健品市场的整治行动也给保健品公司带来较大不利。2019年1月8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行动。汤臣倍健总经理林志成也曾对媒体表示,公众对保健食品的不信任情绪,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多重监管政策影响下,汤臣倍健的业绩增速出现明显的放缓。财报数据显示,汤臣倍健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28.0%;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大增速均延续着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尤其是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4.11亿元,同比增长12.73%,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8.30%,营收增速下滑的同时,净利润增速已转负。
在2019年10月的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汤臣倍健表示,境内线上渠道受行业大环境及电商平台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仅实现个位数增长,全年来看,想实现较快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的难度和经营压力。境内线下渠道受国家整治行动及对药品零售行业不断改革和规范的影响,经营压力和挑战增大,目前来看整个线下渠道经营环境无明显好转迹象,还需要继续观察。
巨额商誉减值
汤臣倍健2018年末的商誉值为21.66亿元,全部为收购LSG形成的商誉。
借助公司高速增长的春风,汤臣倍健2018年完成对澳洲益生菌企业LSG的收购,借国外品牌打入高端市场,并意图抢占国内益生菌市场。
收购标的公司LSG是澳洲益生菌市场领先的企业之一,旗下最主要品牌Life-Space(益倍适)2014年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主要市场位于中国与澳洲。2018年LSG收入体量为7.19亿元,占汤臣倍健同期营收16.5%,净利润为8439.76万元,占汤臣倍健同期净利润9.3%。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交易属于高溢价收购,因此产生了不小的商誉。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汤臣倍健的商誉值为21.66亿元,全部为收购LSG形成的商誉,占合并报表总资产的22.12%。
而收购完成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LSG公司旋即受到了较大的政策冲击。2019年1月以来,受《电子商务法》影响,海淘代购和跨境电商在营销方式、渠道、消费者沟通、产品送达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部分中小代购退出市场,影响到了LSG的业绩。
根据IRIScanSalesdata,Pharmacy数据,澳大利亚受代购追捧的几大知名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在澳洲本地药房渠道的业绩均出现了15-30%的同比下滑,而LSG由于收入结构中的代购占比较重,令其澳洲市场业务受到了大程度的影响。
在2019年业绩预告中,汤臣倍健披露,LSG受《电子商务法》实施影响,在澳洲市场未达成预期。基于审慎原则,汤臣倍健在2019年对该次并购产生的商誉进行减值准备计提,这对公司业绩形成巨大压力,造成公司2019年业绩亏损。
政策环境恶化导致业绩下滑,高溢价收购LSG造成巨大的商誉减值,重重压力之下,汤臣倍健迎来了自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这次他能像2016年一样困境反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