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子商务法》,自2019年1月1日实施。其中,该法规定正式将微商列入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范围。由此,电商经营者须重新审视其经营活动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而微商行业也势必需要做出调整和完善。
近年来,在互联网+背景下,微商利用较低的创业门槛,迅速发展,速度崛起,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有关“直销与微商两者之间的融合、替代、升级”等话题也饱受热议。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微商的发展过程中,微商在带给直销行业强烈冲击的同时,也带给直销行业一些新的发展思路。未来,微商、直销如何去芜存精,携手并进,成其久远,令人深思。
大浪淘沙,合规、合法方乃微商长存之计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2012年微信发布的新版本中更新了朋友圈功能,然而就是这个简单的朋友圈成为无数微商创业致富的沃土,也成就了无数微商品牌的崛起。
2013年起,越来越多的产品商家发现了微信的强大销售潜力,加之微商在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促使微商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年微商行业发展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2017年间,按照22.1%的增长率,国内微商行业从业人数依次为1257万人、1535万人、2018万人。
伴随着微商行业的快速扩张,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浮现出来。商品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层层分销机制更是让很多微商不再依靠商品盈利,而是通过发展下线和向下压货来赚取利润……随着此类问题的曝出,“微商”形象不断黑化,小的微商品牌很快被淡出市场,整个微商行业进行了大洗牌。
毋容置疑,针对微商行业的专门法律条款的缺失被认为是微商野蛮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电子商务法》的推出,有专家指出:未来,不合规的微商将被淘汰或是被一些规范运营的微商整合,存活下来的微商会朝着重视品牌、重视产品、重视运营、重视平衡代理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方向发展。
微商转型直销,直销加码微商,是出路抑或是死局?
微商行业的整顿、规范化,也倒逼一些微商从业者、团队、企业开始寻找新出路。因为微商行业的核心资源同样基于“人”,同样需要提倡体验、分享,更为稳定的经营,所以,有着如上特征的直销,则成为部分微商关注的焦点。
对于直销行业而言,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市监总局针对直销行业出台的一系列管理条例,无疑加大了对直销行业的监管,加之无证的直销企业(团队)的不断暴增和直销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使得整个直销市场在相对萧条,无疑促使部分直销企业创新求变。部分直销企业通过微信群裂变、朋友圈传播,提供企业另一种直接触达消费者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的成本低,因此微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大部分直销企业眼中的新转机。
通常,微商擅长做陌生人市场,而直销则是基于熟人的关系经营,两者结合算是互补双赢,但目前直销企业加码微商版块多是以微商模式作为配套、辅助销售的形式存在,倘若要新增微商版块,就势必要对消费者进行重新定位,要区别于原有的直销人员、原有的直销模式、以及研发投放适合于微商领域的产品;而微商企业想要转型直销,实力、资质等各个方面恐也难达到直销企业的门槛标准。记者了解到,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两者应该合二为一,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方可发挥出二者的社会商业价值最大化。此举是出路,抑或是死局?亦颇有非议。
信用建设、契约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众所周知,微商与直销各有所长,发展到今天都已具备一定市场规模,但也同样遭人诟病不少。
部分早期成功的微商、直销企业,多多少少会玩一些游走于游戏规则边缘的险招。即便发展到今天,仍有部分企业甘愿冒风险,比如采用多层分销、多层计酬等方式,以此带来爆发式增长;至于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单层次销售,无疑是要求直销企业以牺牲其增长速度为代价的,似有闻着有味,弃之决绝的意味,且这也似乎已成为直销行业内部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顾名思义,契约精神在商品社会中,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文化精神。需要指出的是,直销行业、微商行业似乎也存在信用、契约精神缺失的现象。比如,我们看到微商朋友圈的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图片、令人艳羡的成交记录,都是由商家和顶层微商统一制作,然后转发给下面的微商,下层微商不明就里直接转发,长此以往虚假宣传成为了微商的标配,长期以往,导致社会大众对于微商行业的诚信产生质疑;再比如,部分直销企业宣讲奖金制度的设计和实际不相符,虚假宣传,一夜暴富等,这些不诚信的现象屡屡出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信任危机。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说过“大家都不守规矩,就会互相争抢,就不可能互相信任。互信机制不解决,中国的道德规范,契约精神、法规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潜在成本将会永远存在,中国永远走不上现代化发展的真正轨道,或者是超越世界发展的轨道。”国家尚且这样,企业又岂能独善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