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蜜芽又成为多家媒体曝光聚焦的目标,本网通过关键词搜索发现,关于社交电商蜜芽的消息可谓是“毁誉参半”。那么,蜜芽究竟是怎么样的平台呢?为何有人说它是母婴市场公益事业的翘楚,但又人说其采用的模式是涉嫌传销呢?甚至还有质疑蜜芽通过“上市”与“公益”洗白呢?
热衷公益事业
2020年1月14至15日,第九届中国公益节暨“因为爱”致敬盛典在北京举行。蜜芽在此次公益节获得不少殊荣,据了解,蜜芽集团“田蜜中国”计划凭借在助农扶贫工作上丰硕成果和杰出表现,获评2019年度公益项目奖。蜜芽创始人兼CEO刘楠多年来推动电商精准扶贫和为女性争取更多权益”的突出贡献,荣获“2019年度公益人物”。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蜜芽升级集团扶贫助农战略,正式推出“田蜜中国”扶贫助农计划,其中“田蜜”具有双重含义,既有“蜜芽”与中国亿万农民携手前行的含义,也是“甜蜜”的谐音,表达蜜芽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助农事业的美好期许。
此外,蜜芽集团旗下品牌兔头妈妈甄选为抗击疫情捐赠物资。据悉,兔头妈妈甄选捐赠物资覆盖71家抗疫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自2020年1月28日起,兔头妈妈甄选分别通过三拨捐赠行动,向湖北、上海两地一线抗疫医院捐赠抗疫物资,市场总价值超65万元,定点及时配送,确保每一批物资到达医院并交付使用。其中,首批物资兔头妈妈甄选抗菌系列(防护喷雾、洗手液、洗衣皂液)1000瓶,已抵达湖北抗疫前线医院。
热衷公益之外,蜜芽在2020年商业活动中可谓是殊荣多多,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1月9日,蜜芽凭借成功建设并崛起的四大自有品牌体系和稳健推进的供应链升级战略以及对行业的积极引领作用,荣获“2019 年度北京商业创新奖”盛誉。
屡遭涉传质疑
去年多家主流媒体不同时段曝光了社交电商蜜芽涉嫌传销的新闻,从新闻曝光的内容不难发现,蜜芽发展会员的制度质疑声最多,其中被用户多次投诉利用营销多级分销返佣获利,涉嫌传销,产品虚假。
裂变是众多社交电商为了发展更多新用户、获取流量的常用方式,分享经济被社交电商行业反复采用,也是最受监管部门处罚以及消费者质疑的方式。
据了解,蜜芽会员体系分有三个等级Plus会员、铂金培训师、钻石服务商。成为铂金培训师,需要业绩达6万并且直接邀请至少20人、间接邀请80人,团队每进一人,公司就奖励“拉新者”120元,而直邀来的就可获得220元奖励,“拉新者”将获得其销售利润的15%的提成。而钻石服务商则需要“拉新者”的团队产生10个铂金培训师,其中至少5个是“拉新者”直接培育出来的,团队会员的人数达到1000个,业绩达到100万元。甚至表示成为铂金培训师后月入过万不是问题,但其实要成为下一级会员铂金培训师也并不容易,399元的开通会员门槛就让人质疑犹豫。
对此,据相关律师表示,分销和传销的根本区别在于,各级人员的利润来源是什么?一级分销商和二级、三级分销商之间是差价拿货的关系。比如,一级分销商赚取的利润是其从原厂拿货价,跟其将商品销售给二级分销商的价格之间的差价。按照目前蜜芽的Plus会员制度、发货方式来看,该制度内的各级人员所得利润来源,不包含各级之间的拿货差价。初步可以认定,蜜芽的Plus会员制度是传销制度。
反传人士则表示,传销特征有入门费、拉人头、计酬方式这三种,蜜芽plus会员制度的形式399“入门费”,虽然是获得399元的商品,但据消费者透露商品根本不值399元;“拉人头”获取奖励和佣金;邀请人可获得被邀请人销售利润的“分级提成”,这些与《禁止传销条例》对传销行为定义的相似行径,属实让人认为在打传销擦边球。
如何判定分销返佣模式是否合法?
“如果一个运营多年的成熟电商平台突然开始尝试分销返佣,一定程度上证明该电商平台当前的业绩一般,用户在流失,需要用模式获取流量并急迫变现,给投资人一个交代。”一位不愿具名的社交电商平台经营者表示道。
那么,社交电商与微商经常采用的三级分销返佣模式是否合法呢?首先,三级分销指的是品牌商可以发展三级分销商,每一级分销商均可以往下再发展两级分销商。三级分销包括三层含义:
1、谁卖出谁拿销售佣金,无论分销商等级产品销售佣金比例一致。分销商可以无限裂变,但是无论哪级分销商销售佣金都是一致的。
2、每一个分销商的下级卖出商品,上级分销商可以拿到推广佣金。推广佣金最多三级。
3、分销等级是三级,由于销售产生关系的最多只有三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推广中的一级分销商,拿一级推广佣金。
其次,从我国行政法规和刑法中对传销行为的定义来看,传销活动大多依靠上线发展下线、收取高额费用的方式进行,即使某些传销行为掺杂了产品或服务交易的情形(如认购商品、以下线销售业绩计算报酬),其主要行为模式仍不是单纯的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其盈利结果仍是依靠上线发展下线、以威胁或诱骗等方法收取费用达成,这也是其非法利益来源所在。
因此,区分三级分销返佣是否涉嫌传销,在于其主观目的是否合法,而非法传销通过诱骗、威胁等方式不断发展下线获益,其客观上的诱骗、威胁行为也能反映其牟取非法利益的主观目的。这也就是,尽管一些社交电商主观目的是通过分销返佣获得客户量,其目的是销售产品获利,但是在实际商业活动中,不少加入的会员并不是销售产品,而是通过大量发展会员组建团队来获取暴利,其售后服务与产品体验极差。此类问题,与直销行业市场出现的情况非常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