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风口浪尖”的保健品又迎来“紧箍咒”。昨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方面表示,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标签管理,今年将研究借鉴烟草标签管理方式,在保健食品标签显著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等警示语。在政策收紧下,保健品领域进入漫长合规化流程。
随着权健、华林及无限极等保健品直销企业近期频频出事,消费者端对保健品的信任“跌入谷底”,据《南方都市报》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近期一项调研数据显示,超六成受访对象不会再购买直销企业的保健品。
A 逾五成受访者每年花费千元以上买保健品
随着近期保健品企业权健集团和华林涉嫌传销被查,以及无限极保健产品疑似导致女童心肌损伤事件后,消费者目前对保健品的印象如何?是否继续购买直销企业的保健品?对此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日前发起题为“保健品直销企业近期频频出事,您还会买它们的产品吗?”问卷调查。
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梳理截至昨日的调查数据了解到,在近期保健品直销企业频频出事后,55 .56%的受访对象表示对直销行业印象“差”和“很差”,不足20%的受访者仍保持对直销行业“很好”和“良好”的态度;对于直销企业生产的保健品,60%的受访者持“不相信”态度,并且有62.96%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购买或向亲友推荐直销企业的保健品”,而至于保健品使用方面,有74.81%的受访者表示“不再使用保健品”和“对保健品将信将疑”,而继续使用者不足3成。
在上述调查中,消费者之所以对直销行业印象差且对保健品缺乏信任,原因在于他们每年在保健品上的资金消费和途径有关,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通过调查数据发现,51 .85%的受访者每年在保健品的消费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消费额在10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占总体调研人数 的12 .59%,另 外3000至10000元区间的消费者亦有17 .04%;就购买保健品途径方面,51.11%的消费者系通过直销模式进行购买。
另外就调研对象购买的保健品品牌方面,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在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安利、完美、无限极及玫琳凯受到超10%受访对象选择,其中安利得票数达24.11%,而本次疑似致女童心肌受损的无限极得票数为11.16%,另外涉嫌传销的权健与华林得票数分别为3.13%和1.79%。
B 保健品违规超八成是产品质量问题
从上述调查数据不难看出,消费者目前对保健品持“不信任”及“失望”的态度,实际上与是保健品产业(包括企业和产品)违规问题频出有关。
虽然目前全国相关统计数据暂未出台,不过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梳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公开文件统计了解到,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保健品涉嫌违规的案例合计220单。
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发现,保健品中质量问题(包括重金属超标、菌落超标及非法添加)是重灾区,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保健品违规数中,195单(88%)系保健品质量出现问题。
除质量问题外,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违规行为中,有25个涉及广告严重违法,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梳理保健食品违规广告发现,强调保健品有“治疗效果”、“治愈率”及“有效率”等,系保健食品广告违规的共同特点。
那么广东方面的情况如何?昨日,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查询原广东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发现,2018年,该局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一直有披露“日常监督检查情况通报”,按照披露日期算,截至2019年1月底,该局总计公开了32次“日常监督检查情况通报”(不包括尚未披露的通报),其中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梳理发现,广州联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广东长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被查出问题,主要产品原材料方面管控问题。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省局直接监管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结果通报中,6家保健食品企业被查出问题,其中2家直销公司的保健食品生产情况被查出问题。其余4家涉事企业,纽斯葆广赛(广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为“个别检验人员学历不符合有关要求”、广东康富来药业有限公司被查出“原料库通风设施不足”;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被指“部分原料未按要求离墙存放”;广东美丽康保健品有限公司则查出“内包装洁净车间地面维护保养不到位”。
C 问题频出
行业政策相继收紧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保健食品的零售额由2010年的704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1183亿元,复合年增率为13 .9%,2018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零售额有可能超过1700亿元。虽然保健品市场庞大,但在近期问题频出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对行业政策的收紧亦提上日程。
据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了解,市场监管总局除上述提出保健食品在标签显著位置标注“警示语”外,1月8日,该局还禁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保健品进行评比、评优等活动,另外在去年12月底,该局还要求,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并严禁保健食品利用国家部门、医疗机构等进行“站台背书”。
业界认为,近期监管部门对保健品行业约束政策频出,实际上系公众舆论层面对保健品违规热论倒逼所致,这意味着未来相关企业操作的“灰色地带”将被进一步收紧,包括“近似药物营销”“夸大宣传”“权威背书”等保健品相关营销手法将被严查。
当然,在政策收紧的大方向下,保健品在日后发展中,应如何重新获取消费者信任?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行业必须加强自律规范发展,“最重要的是行业要坚持道德底线,用高品质产品、合法营销为公众健康作出努力,以此赢得舆论的支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总体来说,保健食品从严监管是一个必然趋势,行业都有这样的预判和认知。这项工作应该是既定性工作,是从消费者保护角度,对标签标示进行规定,并非因为近期保健品乱象事件引起。但我认为解决保健品乱象重点还要从规范营销环节切入,否则问题没解决,却可能伤到产业。
对于保健品问题,南都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出相关研究报告。
采写:南都记者 马建忠 贝贝
实习生 钱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