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北京市一老人被保健品销售人员劝说一天内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在其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后,销售人员竟然声称这是正常的“排毒”过程,最终,老人不幸去世,该销售人员也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两年。
随着法院对此案的审理,也明确了老人的死亡和大量服用保健品之间的因果关系,令人唏嘘。如果老人服用的是正常剂量的合格保健品,即便没有保健作用,但总不至于发生致命危险,而在这起案例当中,当事老人不幸殒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听从并不专业的销售人员的意见过量服用保健品。
笔者认为,导致这一悲剧的源头在于保健品推销人员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之下的劝说、诱导,这种营销乱象不仅侵害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损害了保健品行业的社会形象,影响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案中的老人和保健品销售人员,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样的惨痛教训值得反思,也希望能让保健品生产和销售行业有所警醒。
保健品并非一概不能买,不能用,消费者在购买服用保健品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保健品;二是服用保健品要像服用药品一样,严格按照剂量来,并非越多越好。保健品行业也要彻底整治行业内的销售乱象,禁止销售人员使用诱导、误导、欺骗性营销手段。除了行业自律外,也要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来加强市场监管,全面遏制和禁止任何形式的诱导性消费,并对此类行为从严处罚。最后,儿女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多加关心和引导,避免老人轻听轻信,杜绝上述悲剧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