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三十年,因为“权健”事件的发生,不仅民众谈之色变,连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渐渐开始对行业失去信心,不再公开说自己在做直销,对外口径都在避开直销这个词汇,大家都称直销行业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去直销”。
转型就能提升业绩吗?
因为整个直销行业现在处于艰难之中,已经严重威胁到许多企业、团队、公司的生存,因此,直企想要转型升级,希望通过这种形式重新获得市场与消费者的亲睐是非常正常的,但直企的转型和普通企业转型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在于,直企再怎么转型,最终其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还是没有改变。中国直销系统研究院院长、顽石通CEO张林禅先生曾这样说过:无论是今日的电商、微商、新零售,其商业模式从本质上都是来源于直销的。事实也的确是这样,这些行业也只不过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带动,在网络社交的基础之上开始了“新直销模式”,将传统的“人联网”转变为“物联网”。
而事实上,大多数直企所说的转型,也不过就是不再说自己不是从事直销行业,其本质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改变。的确,结合当代大数据、物流的优势,提升了资源配置,让直销最难的开拓市场变得简单,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更简单是一种非常好的转型方式,但仅仅是拥抱互联网、不说自己是直销就能提升业绩吗?不见得。
如果只是称呼改变,本质上依然是直销,产品也依然是直销产品,这样的转型短时间内确实会给一些直企带来发展的红利、流量与业绩,但等到消费者反应过来,隐患与风险就会急剧提升,这样的冲击甚至比行业严查所带来的大多了!
尽管目前直销模式遭到了许多的质疑,但是直销推销产品的形式其实是客观有效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微商、社交电商等借鉴的行业,而直销面对面推销产品的形式与消费者距离更近,更能了解到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从而使得他们更认可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质量。从长期来看,表面转型对企业的发展意义实在不大。
“去直销”就能避开监管吗?
百日行动也好、后续的持续监管动作也好,虽然都是在督促直销行业向好的方向前进,但不可避免的确实会对整个行业带来一定的打击,而面对直销门槛进入门槛的再次提高,“去直销”表面来看,确实可以帮助企业规避一定的打击,并更快的走向市场。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去直销”很可能会使直企涉入其他新的危险之中而不自知。
我们常常认定一个企业的困难仅仅是由于市场震荡而引起的,而公司的出路就是去找到更好的行业,重新定位自身,去争抢优质的市场。但实际上,更大的机会总存在于通过锁定公司战略,加强为客户创造价值,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并在你所处的行业内改善业绩。
行业的好坏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每个行业在发展时都一定会遇到无数问题,而从开始到壮大,必然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如果说“去直销”就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何必还去整治这个行业,直接全面禁止岂不更快?
直销企业和团队担心在舆情之下业绩不保,而整治还在继续,行业未来如何发展是未知,但实际上来说,这才是最好超车的一个弯道。如果遇到问题不去解决,直接就避开了,那这个生意无论是什么行业都必然做不好。
在政府监管、媒体压制、群众不信任的压力之下,许多直销企业和团队转型升级谋生存,这是一种无奈,也是自己对行业信心不够。但试问,如果你拿着直销的牌照不敢明着干直销,那何不直接将牌照还给商务部呢?
转型不一定就能获得市场的亲睐,真正能让你获得市场亲睐的,一定是规范经营。即便今日你对外不提直销,去做电商、去做新零售,监管照样在看着你。
直企想要获得发展,安全的走上快车道,必须要要脱离低层次的宣传炒作模式,想办法去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才是真正的道路。监管说到底就是在为消费者谋求安心放心,你做到了这一点,还怕没有长远的发展吗?
希望直销人不仅要自强,更要拥有自信,只要你经得起考验,大声说我是直销人有何惧? |